产业、技术、趋势。生质能源发展综合评论站台。

近年来,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愈来愈常出现在报章杂志的版面以及创业圈的讨论中。然而笔者相信,即使‘社会企业’出现的频率在这一两年大幅提高,绝大多数的读者(包括笔者自己在内)对‘社会企业’的定义仍然是一知半解。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社会企业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但是广泛来说,它是指以特定商业模式来解决现存社会问题的组织。只要是提供具社会责任产品与服务,无论该组织是以营利公司或非营利的型态存在,以目前的定义来说,或许都可以称为‘社会企业’(注1)

看到这里,许多读者或许会有一个问题:‘那么社会企业与生质能源趋势’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生质能源属于替代能源,是对于环境相对友善且具备永续再生特性的能源选项。然而,观察目前位居生质能源产业领头羊的美国,可以发现美国的生质能源公司,无一不以生物科技公司自居,并都走上募资、IPO然后在华尔街上市的路。对于产品/服务相较传统科技公司具有社会意义的生质能源产业,这样一条发展茁壮的道路是否是最适合这个产业的方式,目前要下定论当然还稍嫌太早但是就目前台面上可以观察到的美国生质能源公司,并没有任何一家自我定义为‘社会企业’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相对于美国,一些欧洲及第三世界的绿能公司反而都以社会企业自居。若是读者们想对于着眼于绿能的社会企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华文的网站中,建议读者可以参考‘社企流’这个华文平台。考量现今台湾的社会氛围,不禁让笔者想像,台湾的生质能源企业若是能够以社会企业的型态自我定义,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

请输入您的e-mail,订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