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慈𫍯宫,又称士林妈祖庙,旧称芝兰街天后宫,位于台湾台北市士林区大南路士林夜市内,主祀天上圣母,是一座采两殿、两廊、两护龙平面配置的庙宇,也是台北市的直辖市定古迹。
慈𫍯宫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嘉庆元年(1796年),而位在“新街”的慈𫍯宫的与“旧街神农宫”、芝山岩惠济宫为士林地区的三大古庙。慈𫍯宫的组织型态为管理委员会制,祭典日期则是每年农历之三月廿三。
慈𫍯宫为台北市唯一于正前方保有三座精致戏台的庙宇建筑,庙前的青石地铺绵延至戏台下,显示出该庙原来的恢宏气度。
慈𫍯宫肇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当时旧址是在今天的文林路731号附近,清同治三年(1864年)才在今址重建。乾隆年间士林漳州人的信仰中心是供奉开漳圣王的芝山岩惠济宫,后来因为惠济宫离市街较远,嘉庆元年(1796年)业户何锦堂捐地建“芝兰街天后宫”(即慈𫍯宫),成为士林漳州人的妈祖信仰中。然而在咸丰年间的漳泉械斗中,芝兰街(旧街)遭到焚毁;日后该庙异地重建,并更名为慈𫍯宫,成为新街的重要中心。
慈𫍯宫兴建年代久远,虽兴修多次,留有多处古意。例如:宫内内殿木结构部分具有对场作,建庙之初延请两派大陆工匠,互为竞争,因此精巧的木雕工艺是参访时可以留意的特点。
另外,其宫内前殿为五开间的建筑样式结构,符合主神帝后级的神格,四面墙面有多处雕刻,其石刻工法相当精美,多数为日治时期重修时所安置,可从落款年代为昭和得知,惟多数被人以水泥涂去,造成政治力侵害文化的遗痕。
近年由于社会经济水准提升,寺庙管理当局引进不少政治人物的碑刻牌匾,并增设不少石雕装饰,使得庙前空间显得局促繁杂,加上位于士林夜市内,被周围合法摊贩包围,渐渐失去大庙的恢宏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