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作
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年-1918年,又译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生于维也纳,是一位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他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也是所谓维也纳文化圈代表人物。 古斯塔夫·克林姆画作特色在于特殊的象征式装饰花纹,并在画作中大量使用**主题
本文摘要:古风画是许多画家经常创作的题材,可是偏偏有一位画家,通过想象创意画出来传统画作,这些画作,在艺术家的手里,变得别开生面,尚有一种别样的艺术美感。艺术天赋很重要,可是艺术家的创意是画作缔造的源泉,这些画作,带你走进画里,放松你的心灵,快来摹仿学习。学习更多绘画知识,关注头条号:绘画视界
上映时间:2015年4月18日(日本) 【剧情简介】在美国曼哈顿举行的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度被认为毁于二战空袭的梵高亲笔临摹向日葵系列2号画作惊艳登场。财大气粗的铃木财团顾问的铃木次郎吉(富田耕生 配音)一骑绝尘,以三亿美元天价将其收入囊中。在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铃木宣布将联系分散在世界各地收藏家手中的向日葵画作集结在日本,举行一次梦幻展览
大家可能都有听过“最后的晚餐”,不过当中的故事大家又知道吗?让我们介绍这篇作品,看看会不会有助大家提高艺术气质吧! “最后的晚餐”是由意大利天才达芬奇所创作,题材取自基督教圣经马太福音第26章,描绘耶稣被逮捕前夕与他十二位门徒共进最后晚餐。在晚餐进行时,耶稣预言“你们其中一个人将会出卖我”,令十一位门徒显得困惑,并纷纷走上前询问耶稣,该位出卖他的人是否就是自己,唯独叛徒犹大手拿出卖耶稣的酬劳,显得十分惊慌,画作中刻划出每位门徒独特又复杂的表情,构图以耶稣为中心,人物三人一组,形成四个小三角形,令画面每一部分显得十分动感和协调。 画作高4.6米,宽8.8米,特别的是,这幅画并没有放置于任何博物馆,而是刻画在米兰天主教恩宠圣母教堂的食堂墙壁
台南除了奇美博物馆,市立美术馆也非常有看头,感觉上比台中的国美馆规划的还好。包括新建的一馆,以及原警察局改建的二馆(林志玲拍婚纱之处),两者距离五分钟路程。建筑一新潮,一古典;展览室规划的典雅,展览品的种类也很多元
现时定居于台湾的艺术家her afternoon(她的午日)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经历了不同形式的离别。近日,与文化品牌“香言”合作,举办全新画作展《Distance》,以“距离”为主题,创作画作和诗,与你一起探讨离别与孤独。甫进展厅,先脱鞋再入内,在平静的音乐旋律及特意调配的独特香气下,静心欣赏画作
中国时报【黄文正╱综合报导2012年6月28日 上午5:30】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名家达芬奇的自画像,因为太珍贵,过去一世纪仅公开展示三次。然而专家表示,由于这幅画在廿世纪初期的一次展示中,直接曝露在阳光下,以致严重受损,且修复困难,日后恐很难再对外展出。 艺术品保存及修复专家最近刚完成对达芬奇自画像长达数周的检查工作
“贴堂”就是在学校里,老师把你的功课,贴在壁报板上表扬,供同学们学习。这是一种荣誉,对家长来说更是荣耀。但对于我,这却是一件稀有的事,在记忆中似乎没有任何记录
莫奈(Monet)在1870年代为Argenteuil的城镇和周边地区绘制了画作,并在每个瞬间创作出美丽与和谐的画面,这些画面常常与当时的现实相矛盾。尽管莫奈坚持绘画,但莫奈还是谨慎地选择了他想包含的元素,并经常在工作室里完成他的画作。 在他的画作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阿让特伊(Argenteuil)河水受到污染,或者一个把一切都投入了工业的混乱城镇
清洁工称大批人打卡 画作存放葵涌邨垃圾房 强调房署无迫拆 (14:23) 葵涌邨一个垃圾房墙上挂满由清洁工自发收集的人像画、风景画及古旧时钟等收藏,近日经广传后,引来不少人到场“打卡”留念,但亦令挂画“见光死”,昨(7日)房屋署清拆所有画作。负责收集及挂起画作的清洁工华哥今日(8日)表示,昨日房署职员到场只是问他近日是否很多人来拍照,并没有要求他拆除画作,更指房署职员赞扬他的画作“very good”,强调房署没有强迫他拆除画作。 华哥表示,已在葵涌邨垃圾房挂画4至5年,指当初觉得“得意”才挂上墙,坦言“冇乜特别原因”
梁奕焚老师画作具高更、马谛斯风格精粹。画作多次进入国际艺术市场,常见于佳士得、苏富比拍卖会,大获国际市场青睐与关注,为台湾少数多次进入国际市场之当代艺术家。 梁老师自美返台后,于2017年创作最新系列作“金色美人”,呈现新的作品风格、2018年创作“嫣红美人”系列作品,呈现不同作品风貌,以流畅自然的笔触勾勒女性的肢体与情态,大胆运用强烈缤纷的色彩,赋予画中角色丰富的情感、热情及生命力,不仅仅表现出女性万般风情变化,更是一段段承载回忆与故事的诗篇,深具创作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