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实验教育,教育部、清华大学、屏北高中3方合办的“小清华原住民实验教育班”,不但升学绩效卓越,多元的族语课程,近3年认证通过率近9成,并在全国语文竞赛有优秀表现,展现兼顾一般与民族教育的亮眼成果。

实验教育三法通过后,教育部积极推动“学校型态原住民族实验教育”,于5所国立大学成立原住民族课程发展协作中心,目前全台湾已有10余所原民实验教育学校。

教育部表示,小清华原民班是全国少见的三方合办模式,实验教育课程兼顾一般教育与民族教育的课程需求,分为一般部定课程、原民实验教育课程、原住民族语文及非正式课程等,引领原民学生珍视自身文化价值,建立族群认同感。

小清华原民班106学年度正式开设族语6学分、14种方言别,总数全国第一,近3年来,学生通过族语中级认证通过率稳定提高到近9成,且每年都有人通过中高级族语认证;借此优势,也使得学生在全国语文竞赛中能获得佳绩,并增进原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信心。

教育部指出,原住民族文化是台湾重要的资产,期盼透过教育现场的改变,传承原住民族文化精神并培育各族人才,为原住民族文化增添永续发展的能量。

清大、屏北高中及教育部国教署合作推动“小清华原住民实验教育班”。(清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