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山友于大东山近伯公坳的登山口发现两支神秘桩柱,两支桩柱只有不足半米高,分别位于山径两侧,向山径一面有一细小的长方形开口,用途不明。有熟悉大东山的行山人士表示,从前都未见过大东山的山径两旁有这两根木柱,相信是新近竖立的,但不清楚用途。

神秘桩柱位于山径两侧。

木柱向山径的一面有一长方形小开口。

本刊向渔农自然护理署查询上述木桩的用途,署方回复指,当局正于一些热门的郊游地点及山径安装人流量统计器,收集人流数据作参考之用。署方亦已在凤凰径第二段近伯公坳的入口处安装人流量统计器,用以统计经该处进出山径的人次,该统计器仍在测试阶段。

疫情之下,港人无法外游只好行山郊游。郊野人潮不但带来垃圾,还有山径承受力等环境问题,民间已有声音希望渔护署为郊游热点进行承载力评估。就本刊问及会否考虑封闭山径等限制人流措施,署方只回复指,“郊野公园是本港免费开放的公共设施,欢迎市民及游客到访。”至于如何应对人潮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渔护署则表示,署方会推广“行山礼仪”,呼吁市民带走垃圾,亦会维修受损山径,及在合适地点植树。

大东山是本港郊游热点。

大东山烂头营是热门行山地点,尤其秋冬季节,游人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