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机农业或环境友善措施在台湾农业生态系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期望在作物生产的同时,也兼顾田间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农委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与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茶业改良场等单位合作,近两年来在新北市坪林区及南投县鱼池乡等重要的茶叶产区进行田间的蜘蛛类调查,发现在施行有机农作的茶园,田间的蜘蛛类数量普遍高于惯行农作的茶园,而草生植被覆盖度或高度也能提升蜘蛛的多样性,显示有机农业及适当的植被管理对于蜘蛛这类害虫天敌物种的生存确实有所助益。

泉字云斑蛛_在茶树上结网栖息_特生中心提供(罗英元摄)

农业活动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如今农业生态系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人造地景之一,在稳定的提供各类食物来源的同时,却也大幅改变了自然环境,加上化学农药及肥料的使用,更容易加深环境污染及生物多样性的冲击。近数十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尤其在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中提出“里山倡议”,更让农业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联再次受到重视,期望透过永续的操作方式,包括有机农业或各类环境友善措施及管理制度等,来兼顾生物多样性维护与资源永续利用。

蜘蛛是农业生态系中重要的天敌生物之一,由于物种多、数量丰富,加上生活习性相当多样,例如有结网、叶间游猎或地表游猎等类型,可捕食各种小型节肢动物,因此对消灭农业害虫有一定的帮助。

长圆金蛛_在茶树间结网栖息_特生中心提供(罗英元摄)

茶叶是台湾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不仅栽种面积大,产量及产值也相当可观。为了解有机农作是否有助于茶园间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特生中心及相关团队从2017年至今,陆续执行了“建构农田生态暨多方参与查证系统之农村绿色经济永续计划”及“有机茶示范场域建置与推动之委托生态调查报告”等计划,在坪林区及鱼池乡等两大茶叶产区进行茶园间的蜘蛛类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哪个区域,有机茶园中的蜘蛛类数量皆普遍高于惯行茶园,尤其是茶树上的跳蛛、袋蛛,以及在底层活动的狼蛛等类群最为明显,不过在群聚组成上则未有差异;此外,分析结果也发现茶园中底层植被的经营对于蜘蛛类也有重要影响,例如草生植被高度或覆盖度越高,田间的蜘蛛物种数或游猎型蜘蛛的数量都有明显的提升。不仅如此,在调查过程中更发现了6种台湾新纪录种的蜘蛛。 在地表及底层植被上活动的沟渠豹蛛_特生中心提供(罗英元摄)

研究结果显示欲维护农业生物多样性,除了提倡有机农法之外,植被的经营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透过有机农法及植被管理,为田间的蜘蛛提供更友善的栖息环境,正是创造双赢,达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