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具有精细、繁琐到极致的美学,不仅建筑本身美仑美奂,更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像艺术家莫内(Claude Monet)就曾被法国卢昂大教堂的光影之美深深吸引,而画下了多幅写生。
▲莫内的卢昂大教堂。
即使到了现代,哥特式建筑的魅力也依然不减,若不是疫情影响,恐怕世界各国的人们还是跟过去一样前往各地朝圣。
英国一位年轻艺术家菲比.阿特基(Phoebe Atkey)似乎也非常着迷于哥特式建筑,所以他手绘了许多哥特式的建筑,而且看起来真实饱满,就像真的一样。比如她画法国的理姆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她只用单色画就将建筑的质感和重量表现出来,同时透过黑白的明暗对比将光影细致描绘,细腻程度让人佩服。
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是由奠基在古希腊罗马建筑的罗马式建筑(Romaneque)发展而来,最后达到极致成为大家熟悉的建筑风格,并影响了之后的文艺复兴。
哥特式建筑延伸了罗马式建筑的特色,把罗马式建筑的朴实带向了繁琐而丰富的风格,形成了独树一格的层次艺术。为了荣耀至高无上的神,哥特式建筑将建筑线条上拉,形成高高瘦瘦的建筑形式,借此来营造恢宏的气势,让人一进入建筑内就能感受到彰显神的神圣感。
▲理姆斯大教堂。
于是罗马式建筑的圆拱和圆顶到了哥德时期就变成了尖拱和尖顶,而原本用来巩固建筑的实用性扶壁,也因为建筑物越盖越高而采取轻量化处理,最后造就了更具功能性的飞扶壁,也让哥特式建筑更具特色。至于本来盛行的塔楼,也在这样的特色下变成了尖塔建筑。而镂空窗格不但变得更加繁复,还搭配彩绘玻璃形成一种极端的美感。
▲菲比.阿特基画镂空窗格。
喜欢哥德艺术的人,不妨到菲比的脸书或官网欣赏她独到的作品和画工,而想要进一步了解哥德艺术的人,也不妨参阅阁林文创出版的《神秘.庄严 哥德艺术》一书,里头对于哥德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文化背景都有深入的介绍,对于建筑、雕刻、画作等也都有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解说,非常值得爱好者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