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后期浅硫磺色,质地韧;光学显微镜下菌丝无色,具锁状联合。担孢子卵圆形,顶端平截或否,浅褐色至浅黄褐色,双层壁,外壁无色透明,内壁浅黄褐色,纹饰明显,(7.4 ~ 11.7)μm ×(5.4 ~ 7.8μm。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半圆形或近肾形,具明显的同心环棱,红褐色至土褐色,具有光泽,腹面黄色,厚达1.0 ~ 1.5 cm,直径5 ~ 20 cm。菌柄深红色,光滑且亮,柱状,一般长1 ~ 2 cm,特殊培养可达10 cm以上。
属中高温类型,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5 ~ 28 ℃,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5 ~ 30 ℃;代料栽培发菌需要45 d左右,无后熟期;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采收需要55 d左右。栽培中菌丝体可耐受的最高温度33 ℃,最低温度4 ℃。子实体可耐受的最高温度35 ℃,最低温度18 ℃。子实体对二氧化碳的耐受性较差,栽培中通风不良易出现畸形。
适宜在山东、河南、安徽、吉林、福建、四川、浙江等灵芝产区栽培。
栽培方式为熟料栽培。一般碳氮比1︰20,培养基含水量为65%左右,适宜pH 5.0 ~ 6.5。发菌适宜温度20 ~ 27 ℃,空气相对湿度75%以下,避光培养并注意通风。适宜条件下40 ~ 45 d菌丝可长满菌袋,无后熟期。原基在自然温度下即可形成,不需要特殊温差刺激;待菌棒发满菌后即可进行出芝管理。出芝阶段温度应控制在25 ~ 30 ℃,空气相对湿度85% ~ 95%,注意适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当菌盖不再增大,菌盖边缘白边消失并有多层增厚,柄盖色泽一致,孢子飞散时即可采收。一般只收一潮,温度合适时可收第二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