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代表风险,但也可能带来机会,关键在于如何“因应得宜”。如果因应得宜,组织就有机会超越目前业务的界线,并且可能朝意料之外的方向扩展。不过,想办到这点需要转变观点,企业领导人也要具备新的心态。比起过往检视公司“能够”做什么,现在更应想像公司“可以”做什么。本文提供重新制定策略的四大步骤。
不用多说就很清楚的是,我们生活在不确定的时代。新冠肺炎大流行、乌克兰战争、供应链与资本结构重新洗牌──过去几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而且没有什么迹象显示这些动荡很快会停止。随处皆是挑战,公司发现几乎不可能规划未来。如此多变的环境,需要制定策略的新方法。
但是,是否值得花力气尝试去预测不可预测的情形?当然值得,不确定性代表风险,但也可能带来机会。如果因应得宜,组织就有机会超越目前业务的界线,并且可能朝意料之外的方向扩展。
当然,“因应得宜”是妙处所在。若要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转变成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就需要转变观点,企业领导人也要具备新的心态。公司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来制定策略,比起过往,更不仰赖检视公司“能够”做什么,而更仰赖想像公司“可以”做什么──然后,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来实现这项目标,无论多么违背过去的假设与既有实务做法。
博士,罗兰贝格顾问公司(Roland Berger)合伙人。他在科学、企业管理与策略咨询方面具备独特背景。他在完成聚焦于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的圣塔菲复杂性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 of Complexity)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进行先进的研究。从那时起,他为许多不同的组织工作,担任高阶主管职务与外部顾问,将他关于涌现与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的研究,转化为企业领导人的实务原则。2019年,他在TedX发表演讲,探讨智慧网络,并指出孤独天才的说法存在严重的缺陷。
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看这四种“天生原则”
分享"在不确定环境中制定策略的四大步骤"
为提供您更多优质的内容,本网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术。若继续阅览本网站内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s,关于更多 cookies 资讯请阅读我们的隐私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