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5 17:54:29 联合报 记者黄寅╱即时报导 81岁的曾姓老翁去年因气喘求诊,发现肺部长肿瘤,但后续未追踪,直到状况加剧确认为肺腺癌第4期,让他一度万念俱灰,所幸接受标靶药物治疗后,已能暂时重返日常生活。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胸腔内科医师戴芳铨说,曾姓老翁因害怕手术、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起先未做任何处置,直到喘和胸痛越来越严重,才发现肿瘤已长到5公分,且肺部大量积水,这时才听从医师建议,接受标靶药物治疗。 2个月后,肿瘤明显缩小至2公分,积水状况也大幅改善,目前已经恢复以往的活动量。 戴芳铨指出,肺腺癌占所有肺癌种类比例近50%,好发于40岁以上的族群,因早期症状不易察觉,大多出现咳嗽、胸闷、胸痛等情形,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一旦出现严重不适,通常已是末期。 由于过去肺腺癌致死率高,许多患者一听到罹患肺腺癌,大多万念俱灰,有人上网找名医,有人寻求偏方,高龄长者还会选择放弃治疗,但随着许多标靶药物出现,肺腺癌1年平均存活率已超过6成,目前第3代标靶药在特定患者身上,治疗效果更是显著,所以千万不要放弃治疗。 他提醒,如果慢性咳嗽持续3周、痰中有血丝,容易气喘、胸痛、体重异常减轻,甚至颈部摸到肿块,一定要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