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脑中风急性发生后,患者与我们将面临何种情况?脑血管疾病高居国人十大死因第三位。一旦发生时,往往让人措手不及。今天将透过短短的篇幅向大家介绍初发时的脑中风前兆、中风送医检查、中风治疗过程。
中风患者住进加护病房,家属能从旁协助什么?
预防关节变形,除了运动复健、按摩还有什么方法吗?
中风度过加护病房之后呢?
什么是脑中风?脑中风发生时的症状相当多种,较为明显的是半身无力、失去意识、身体无法控制、脸部扭曲,较不明县的症状有头痛、嗜睡、吞咽困难、反应迟钝、说不出话。而这些症状发生的速度不一,有时很快,有些人一下就昏厥,有时很慢,许多病人会说,早上起床觉得头痛、昏沉,但一切如常,过了几小时才感觉到肢体麻痹无力,说明中风症状的产生因人、发生的状态有所差异,不过一旦发现自己、家人有异常的情形,尽速到医院急诊是最好的选择。
就医后,若怀疑是中风,医师即会实施理学检查,查看面部、肢体、意识等情况,接着是影像学的检查,如电脑断层(CT)、核磁共振(MRI),确认出血、梗塞的位置与情况。在等待检查的期间,将以维持生命征象稳定为主要的目标,例如维持心跳、呼吸、血压的恒定,避免影响生命安全。此时,常有患者家属会着急问说,为什么不赶快开刀?为什么不赶快打针,为什么只打了点滴等等,但在情况未明前的医疗处置都是有风险的,所以等到结果确定之后,医师才会做下一步的处置。
通常在急诊照会神经内、外科的医师之后,可以有明确的诊断,确诊为中风,就会收入加护病房,加护病房的种类会因医院的系统而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严密监控并维持患者的生命状态。同时医师将考量是否手术、注射血栓溶解剂等措施。
加护病房通常有探望的门禁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家人能做的主要是陪伴,给予患者心理的支持与鼓励。
若患者清醒时,可与他多说话,但切勿引发他的情绪反应,避免影响休养的品质。其他可参考病友家属分享的经历:面对家人突如其来的中风,该做些什么准备?
如果患者意识尚未清醒,在医师允许的情况下,一些感觉刺激能改善意识状态,可以准备熟悉的亲友的录音、喜欢的音乐,在探望时间给患者一些声音的刺激,甚至有些医院会鼓励较长时间的拨放,可与主责的护理师沟通,委由他们协助。
另外,加护病房内在医师、护理师的许可下,多希望家人在探望时间能为患者做一些关节活动、按摩、涂乳液等,减少患者因卧床所导致的不适,同时避免关节僵硬与变形。当然,有信仰者,一些简易的信仰品,平安符、照片、圣经,不影响医疗的情况之下,放在患者的床边、置物柜旁,能增加患者的信心。
加护病房里面可能会有床边复健(Bedside training),意指治疗师到病床旁治疗患者,在这个阶段,为避免过多的刺激与管路的限制,治疗目标将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减少卧床不适为主。床边复健治疗策略可能会用徒手的关节运动、床上翻身、起身坐等等。各阶段的治疗重点可以参考:职能治疗师的脑中风复健治疗
至于是否能安排床边复健治疗有考量三个重点:
若这三点都能充分配合,便可请病房医师照会复健科医师、治疗师,以利后续复健计划的安排。通常是由职能或物理治疗师其中一人前往,在此要提醒一点,不要期待每次治疗师到床边就会帮患者拉筋、活动关节。毕竟人力、时间有限,所以比较正确的方式是当治疗师做治疗时在旁观摩学习或者请护理师指导关节活动的技巧,由家人每天为患者实施,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效果。若有复健需求,或许可以找病房的医师讨论,如认为可行,医师将会安排后续的照会。
患者进了加护病房,多数都是卧床状态,长期不动的情况下,肢体容易僵硬变形,而想要预防关节变形,主、被动的关节运动是**的处方,但是若无法常常做运动,替代方案姿势摆位,或是手脚的副木装具,让肢体被固定在不易挛缩变形的姿势。要由复健科医师开立医嘱,转介给职能治疗师协助制作,并责付给护理师协助在一天之中穿脱。
假设在住院期间迟迟等不到治疗师来制作,可以利用枕头放在患者的床尾,将脚踝支撑好,避免垂足,手部则是支撑好肩膀、手肘下方,让手指自然张开摆好即可。但这些只能做为辅助,最好的方式是多活动。
呼应最前面说的部分,加护病房是为了维持生命征象稳定,以利安排后续的疗程,所以一旦生命征象稳定,医师会协助安排转到普通病房静养,若有插管、气切可能会转往呼吸照护病房,进行呼吸训练。某些系统完整的医院则可转介到复健病房,进行后续的复健。状况良好的患者也可以考虑返家进行门诊复健,该选择住院与返家后门诊复健?
总之,每个医院的做法并不相同,作者只能提供概述,实际情况仍需依照所就诊的医院之规定与医师的考量去执行。
以上就是中风后最急性期的处置,当患者发生类似中风症状时,请尽速就医,由医疗人员处置,避免留下严重的中风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职能治疗师是人与生活之间的桥梁,由我纪录每个搭桥的过程中,感动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