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权威的分类法则DSM-IV,思觉失调症还可以细分成下列几类:
第一类是“妄想型”思觉失调症。主要症状以幻觉、妄想为主。发病年龄通常较晚,可能三十岁才发病。这一型的患者发病时,通常已经有一定的社会成就与知识,社会能退化的也较少,所以预后(疾病将来的变化)比较好。像“美丽境界”电影中的男主角──奈许罹患的就是妄想型思觉失调症,但他依旧能够在发病后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二类是“混乱型”思觉失调症。这一型的患者发病较早,所以又称之为“青春型”思觉失调症,通常在二十岁前后就发病。症状以混乱言语、混乱行为为主。症状较为严重,社会功能也多半显著退化。患者可能自言自语,完全无法沟通。这型的预后颇差。
第三类是“僵张型”思觉失调症。这类患者的行为举止最为怪异──患者可能陷入“木僵”──明明患者清醒著,你问他什么,甚至打他,他却毫无反应,事后还记得整个事件发生经过;患者也可能像蜡像一样,可以任你摆布肢体,你把他摆成单脚站立,他就一直这样站下去;患者也可能出现“反抗现象”──你想将他手上拉,他就向下出力;你想将他手下推,他就向上出力──毫无目的地,事事跟你唱反调就对了;患者也可能出现“回音性言语”或“回音性行为”。你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患者通通依样画葫芦,但他不是故意要激怒你的。这型的患者对于治疗反应颇佳,应该及早治疗。
第四类是“残留型”思觉失调症患者。当患者发病时间一久,各种症状都会慢慢减弱,但是还是藕断丝连,要好不好的。此时,可以诊断成“残留型”思觉失调症。
当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符合思觉失调症诊断,却又不符合上面任何一种次分类的时候,我们就把他归进“未分化型”之类中。
这几种分类只是为了诊断、治疗与研究统计上的区分而已,不代表思觉失调症就是这几种疾病的总合。各种症状都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