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香港岛的薄扶林,是香港岛其中一个最早有人聚居的地方。原来这个地方的水与香港的历史大有关系。
在清代的《新安县志》当中,已有关于薄扶林这个地方的记载。薄扶林原称薄凫林,相传因野鸭(即薄凫)聚居之地,清代是有客家人聚居成村,也就是今时今日的薄扶林村。而在《新安县志》中,“新安八景”之一的“鳌洋甘瀑”,就是在薄扶林附近瀑布湾的瀑布,而这瀑布的水源就是来自薄扶林山上的溪涧。
十九世纪中叶时期,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管治港岛,为解决港岛的食水供应问题,于是在薄扶林兴建薄扶林水塘,水塘于1863年竣工,也是香港第一座储水库。
除了“水”之外,薄扶林的“火”也是很出名的。因为这条古老村落至今仍保留中秋舞火龙的习俗,祈求风调雨顺消灾解难,此习俗现已被列入首批《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