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企业的品牌意识都已经基本确立,大多数工业企业都认识到了自主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而且,不少工业企业都看到了自主品牌建设在宏观层面的战略意义,涌现出了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初具竞争力、影响力、号召力的品牌。

但是,由于中国自主品牌企业起步晚、企业品牌建设经验不足、有关政策法规尚待完善、品牌文化的底蕴较浅、部分企业的质量基础还不扎实等问题,导致自主品牌在国际同行竞争中处于普遍弱势的地位。许多工业企业认为自己初步掌握了自主品牌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建设模式或路径,但离国际知名品牌的成熟经验还有很大差距。在在国内市场上,部分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也同样是由国外品牌占据统治地位。

加之,企业的品牌管理与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在深入的了解企业品牌现状、详细了解企业品牌诉求以及在大量翔实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出企业的品牌战略、长期计划,在目标明确和品牌管理规划架构好后再系统的培训、辅导,分阶段的打造企业不同的品牌文化,长期的坚持执行品牌建设目标,品牌才会慢慢的被打造出来,企业和品牌也会慢慢的被社会识别和认知。

首先,企业需要从宏观上确立其品牌战略。随着市场的发展,品牌战略某种程度上代表企业战略组合的核心。

近年来,一些意识超前的企业纷纷运用品牌战略取得了竞争优势并且逐渐发展壮大,如食品业的娃哈哈、喜之郎;家电业的海尔、TCL等等。以全球知名的可口可乐公司为例,其今日所成就的伟大事业,与其注重品牌战略是密不可分的。

需要注意的是,品牌策略并不等于品牌战略。企业的品牌上升到战略高度要具备核心竞争力特征等多种条件,而如果将品牌仅仅作为产品标识或者作为普通的品质承诺来理解,则品牌几乎适用于任何企业,此时企业运用的只是品牌策略而不能称之为品牌战略。品牌策略是企业达成营销目标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基本策略之一。在物质过剩和信息过剩的年代,品牌策略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品牌策略只有上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真正将品牌塑造成消费者脑海中深刻的美好的认知,打造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带来差别利润,这才是品牌战略。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长期的发展规划也是尤为重要的。品牌并不是一次性、或者短期内就能树立起来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规划、经营才能逐步建立。因此,要树立一个品牌或是要进行全面的品牌管理,对品牌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有了长期的品牌战略和规划,企业还应该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形成制度和规范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以确保企业可以长期高效利用资源、提升品牌价值、保持竞争优势。

总之,企业的品牌管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有众多内部或者外部因素会影响该体系的运作。为此,企业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和管理,这就是品牌管理体系形成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