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自身的特点及搬运的方式本身就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各种危险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包括重物坠落的打击伤害、起重机丧失稳定性、金属结构的破坏、人员高处坠落、夹挤和碾压伤害、触电伤害,以及其他机械伤害等。本期一诺成科技将继续与大家分享一些门、桥式起重机的真实事故,并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大家对起重机设计、制造、使用及维护的规范性的重视程度,让伤害远离你我。
某造船厂在新址船坞上建造一台主参数为(100t+50/10t)×67m的门式起重机。起重机进入安装阶段,主梁由运输公司从海上通过船坞滑道拖至安装现场,主梁的长度方向与大车轨道同向,必须转体90度后就位。运输公司利用2台卷扬机分别在两根主梁两侧拖拉,采用逐渐移位的作业方式,主梁下用枕木支承,并在枕木上涂抹润滑油脂,以减小滑移时的摩擦阻力,钢丝绳通过焊在主梁副腹板下部的临时支架上。在卷扬机拖拉过程中,临时支架处的腹板向外侧凸起,相应的下翼缘板位置凹陷,从而发生严重的损伤和变形事故。
该起重机主梁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在运输、移位过程中,措施不当。门式起重机梁高4m,梁宽1.76m,总长85m,被移位的重量为支腿以上的桥架结构重量,约3000t。在被牵引的部位下仅用枕木加润滑油脂作为滑道,摩擦阻力相当大。牵引的钢丝绳的临时支架没有焊在横隔板处,而焊于两横隔板之间,这样,在钢丝绳牵引力的作用下,副腹板和下翼缘板产生严重的变形。
(1)设计制造时必须考虑安装架设的可行性,并明确提出现场安装要求。
(2)先制定安装架设方案,并经过技术人员论证后方可实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