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文化遗产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并向出席的委员介绍“新马路任我行”计划成效,虽然当局早前曾称正研究及评估活动日后举办的形式及周期,但委员会代主席、文化局局长梁惠敏在会上表示,现时没有条件再举办“新马路任我行”,将来再视乎情况探讨。

梁惠敏在会上称,当局已整理活动经验及坊间意见,指支持活动的声音较多,社会亦提出很多意见,相信可助未来优化类似计划,包括如何更好引入和介绍周边建筑物的文化历史底蕴等。

但她又进一步指出,由于澳门半岛随后的整体道路工程计划安排,现时没有条件再举办“新马路任我行”计划,将来再视乎情况探讨。强调当局会根据计划的经验成效,继续构思以其他形式活化文化遗产建筑和旧区,但未必会再以步行区方式举行。同时,当局未来会优化类似计划,包括在活动中更好介绍文物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等。

对于有意见反映“新马路任我行”活动的商业成效大于文化推广,梁惠敏指新马路建筑物才是文化载体,当局听取意见后已在第二轮活动对新马路具显著价值和标志性建筑物加入说明牌介绍,并指活动期间典当业展示馆德成按延长开放时间,吸引3000多人次参与导赏,是平日周末的30多倍,认为活动最大的效益是吸引更多市民关注新马路乃至旧区的文化元素和历史。

文化局联同多个部门及企业于今年新春期间举行两轮“新马路任我行—步行区试行计划”,合共为期五日的活动共吸引了近14万人次入场,当时当局曾称会于短期内与各部门开会,持续收集各界及市民意见,评估活动日后举办的形式及周期,并强调暂未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