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自认为不是“me too”,有机会站在产业前端的公司,都必须/需要找到下一个颠覆产业的浪潮;因为这不仅让公司有机会突破性成长、也有机会趁机超越Apple之类的领先者。

本文原载于《F大叔的日常通信》电子报,欢迎订阅。

前Apple高级主管Jean-Louis Gassée(JLG)继续发文探讨Apple的下一只金鸡母在哪里。

其实不只是Apple,每一家自认为不是“me too”,有机会站在产业前端的公司,都必须/需要找到下一个颠覆产业的浪潮;因为这不仅让公司有机会突破性成长、也有机会趁机超越Apple之类的领先者。

但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除了有眼光之外,还得有本钱(包括技术、财力、行销、通路等等);否则就算找到了、也做出来了,机会可能也不在自己手上,因为大厂太容易直接整碗端去,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被买掉而已。

JLG先前讨论过四个方向的可能性:Apple Car电动车、AR眼镜、医疗保健(这篇因为多半在讲美国国内环境,所以没有选译;可参考原文)、以及整体商业模式的改变(本篇引文)。

从JLG的观点来看,前三个选项都可能不是金鸡母(电动车有机会,但赌注也更大);而回头看其他比较强的同业厂商(三星、华为等等)在这三个选项上机会也不大、真要玩也不一定玩得过Apple。

至于“改变商业模式”,这个大家都有机会,但因为企业体质、经营哲学、以及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内容也一定每家都不同,就看怎么各显神通了。

简单的说,所谓金鸡母应该是:

市场规模够大、大部分人都可能需要;

成本效益和毛利都要够高;

在技术、品牌、资本、产能、通路、以及时间方面,相对于竞争厂商都有优势;

如果跟原本的品牌和产品有综效更好。

要尽量符合这些条件、而且能让对手跟不上的实体产品,这年头真的不好找。

或许“新商业模式”是比较快的方法;只是如同JLG在文章中提醒的,即使财力和执行力没有问题,这样的转向也可能会改变整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向,并不是没有风险。

在这个技术创新比较停滞的时代,看各家公司拼命寻找自己的金鸡母,应该算是最有趣的事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