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演,令我再一次探访这位朋友。揭开那些黄黄的书页,与演员们再次进入卡夫卡的世界。我发觉人愈大,就愈发觉卡夫卡的世界从书本中与自己的世界“融为一体”,我们其实都身处在卡夫卡的迷官中,《审判》中约瑟夫.K所遇到的荒谬事情,甚至连《城堡》的隐喻是什么都能一一解读。
不知道从哪时开始,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成为了自己的“心灵鸡汤”及“人性的弱点”,喜欢它们够直、够狠、够绝!
他们获得了一个选择的机会:可以变成皇帝抑或变成皇帝的信差。大家全都像小孩般地希望做皇帝的信差。于是,只见世上无数的信差来往奔走,彼此对喊著已经失去意义的讯息──因为没有皇帝了。他们多么希望结束这种不幸的生活,但是为了忠于誓言,他们不敢。(格言45)
这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写照吗?卡夫卡说:“我们都抄袭自时代。”他说得真好,不过,他笔下的人及事有时间限制的吗?
卡夫卡并不难明,难明的是“人”为何会不断做出荒诞的事情。
这个“人”是指你、他和我。
不要绝望,甚至不要因为“你并不绝望”这个事实而绝望。当一切似乎山穷水尽,天欲绝人之时,一股新的力量又从你的内在油然涌现,帮助你,而那便意谓你仍然是活着的。──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