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德宾立刻推出新作,梅特纳和史克里亚宾两人都是他先前曾经挑战过的作曲家,2007年他的史克里亚宾钢琴独奏作品(BIS-1568)获得一致好评:古典今日网说“精挑细选,演奏极佳的史克里亚宾的单CD钢琴作品专辑,总算可以买到了。”此外,他演奏的梅特纳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BIS-1588、BIS1728)也受到同样程度的赞赏,前者入围留声机大奖、后者则被BBC音乐杂志封为“必备盘”。
回头来看这张专辑,苏德宾在解说册中以相当肯定的口吻写到“明明是毫无疑问的经典-可惜却无人演出,而且长期都未受到应有的赏识”。接着他又比较两者截然不
同的迷人之处,两位作曲家年代尽管相近,但这两首作品的创作时间却相差了45年:史克里亚宾24岁(1896年)时写下钢琴协奏曲,梅特纳则是值耳顺之年时(1940年)才完成第三号钢琴协奏曲。苏德宾说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难免认为后者应该会听来更为“现代”,毕竟这时期的音乐潮流变化和激进前卫经常都在一夕之间发生。但实际上是这样,尽管年轻的史克里亚宾充满想像力,不过和晚期的作品相较之下,此时的风格仍属相对保守,但再怎么样还是比梅特纳的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更有实验性。
对两位作曲家抱持极大共鸣和洞察力的苏德宾,这回要挑战的不仅仅是音乐性,还得面临严峻的技巧考验,不过想当然尔,他可是专辑主角,自然是会轻易克服种种考验啰。美国指挥安德鲁.利顿2003年成为挪威卑尔根爱乐管弦乐团的首席指挥,2008年时合约又延长至2010-11乐季,没想到2011年3月一到,乐团立刻又和他续约至2015年,由此可见利顿的高人气,常言道一个乐团要能成功,指挥愿意花时间长期训练栽培是很重要的因素。他们在BIS录过拉赫曼尼诺夫、普罗高菲夫和史特拉文斯基等俄国作曲家的作品,屡屡受到平面杂志和音乐网站的高度肯定,这回和苏德宾合作,肯定又是专辑得奖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