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经系统负责维持人体必要机能的神经系统,组成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配合身体状况自动相互调节,这些神经系统运作不受大脑控制,因而称作“自律”神经。

自律神经中的交感神经使人体呼吸变快、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等,副交感神经则相反运作,两者平常互相牵制以达平衡;自律神经失调即为2者无法因应身体状况达到平衡调节,进而使身体逐渐出现各种大小不协调症状。

自律神经失调常见的症状有精神焦虑、忧郁、躁郁、恶心、腹胀、便秘、腹泻、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头痛、频尿、排尿困难、耳鸣等。自律神经失调归纳有常见6大类症状:

常见自律神经检查检测方法为心率变异分析,以非侵入式的搜集身体心电的讯号,分析出自律神经的各种指数,来检测受测者自律神经的活性,包含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活性、压力指数、心律变异性等,以评估目前自律神经失调的状况。

自律神经失调目前有药物、非药物、心理咨商等治疗方式,要预防自律神经失调可以朝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健康生活、规律且持续性运动、清淡饮食等方向来进行,若民众检测后疑似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建议先寻求精神科医师诊疗,确认病因后才做后续处置。

自律神经失调患者饮食建议减少刺激性食品,以清淡饮食为佳。台湾工作、求学环境压力大,造成民众以咖啡、手摇饮、辛辣为饮食习惯,这些饮食习惯可能不会影响正常人,但对于有自律神经失调体质的族群来说,则可能让症状更严重,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这类饮食,避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