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病征不明显,若病人感不适或大便带血,有机会已属后期。私人执业外科专科医生指出,不少病人误以为因生痔疮而“屙血”无理会,直至求医已属后期,建议五十岁或以上人士应定期检查,及早确诊有否息肉或腺瘤,避免恶化为肠癌。有医疗集团推出限额的免费大便隐血测试,为五十至七十岁高危群组人士检查。若测试呈阳性,病人可及早考虑做手术切除息肉或肿瘤。
据医管局癌症统计数字,本港二○一三年有四千七百六十九宗大肠癌新症,男女病发年龄平均分别为六十八及七十一岁。整体大肠癌死亡人数则有一千九百八十一人。人口老化及受多肉少菜的饮食习惯影响,令发病数字趋升。楷和医疗集团外科专科医生夏威表示,大肠癌患者有机会出现腹痛、排便困难、大便带鲜血的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病征。不少人甚至以为只是“热气、坐得多”生痔疮导致大便有血,没有求诊。直至症状持续长时间始求医,已发现属三、四期大肠癌,甚至癌细胞扩散到肝脏等器官。本港近五成病人确诊时已属第三期或四期,第三期患者五年内存活率三成九至六成,因此及早发现及治疗最重要。
政府筹备的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于三年内将资助六十一至七十岁长者筛查,本月廿八日起首阶段资助六十八至七十岁人士。翻查欧美及香港癌症基金会的数据建议,五十岁起每年应做一次大便隐血测试。夏威认为,达高危年龄又未有症状的市民,防患未然,应做测试。
楷和医疗集团提供一万个名额为五十至七十岁人士免费大便隐血测试,集团主席石致豪表示,若有六十八至七十岁人士想参加计划,会安排他们参加政府的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他预期百分之五参加市民的大便隐血测试会呈阳性反应,即五百人需照肠镜,当中约四至五成人肠镜检查后需切除息肉。市民可致电2530 0006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