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今年五月时,十二年国教第1届免试申请入学,多少学子因为志愿序扣分,而造成连环失误,最后高分低就。甚至还有考生考了5A、作文5级分,填了50个志愿,却高分落榜,一个志愿都上不了。许多学生一免失利后便改拼特招,让原本设立特招的美意,最后却变成免试入学的补救方案。十二年国教急急上线,乱象不胜枚举,一堆落榜的学生和招不满学生的学校,导致后来出现二免、三免!
十二年国教本秉持着打破以往总以分数为依归的入学方式,除了成绩之外,还要看多元学习表现,以及志愿序。但许多家长表示,志愿序与学生能力无关,最高却可占30%的评比分数,实在不太公平。而且教育部只愿公布会考成绩5科3等级共21个能力组合的全国累计人数和比例,对第一次面对免试入学的学子来说,没有各区、各学校可以参照的组距比例,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落点究竟在哪。
一○四年教育部规划志愿序要将十个学校划分为一组,但仍有人忧心,划分标准的公平性该由谁判定?日前台北市教育局与市议会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十二年国教座谈会”上,各方国高中教师、家长决定,将由台北市教育局向中央教育部建议,希望明年免试入学希望能达成志愿序不计分,或者将划分差距极大化以确保公正性。并希望能将教育部新规划的十级量尺分数下放至地方使用,对此,教育部国教署长吴清山回应,目前的“3等级、4标示”不会改变,量尺将摆在比序最后,直到比无可比时才使用,以避免学生将成绩看作最重要的目标、分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