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尿素氮(BUN)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肾功能指标之一,浓度过高意味着肾脏无法顺利将尿素氮排出体外,因此可用来评估肾脏方面的疾病,例如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丝球肾炎、肾病症候群等。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产物,由肝脏合成,并由肾脏将其过滤到尿中而排出体外。

当肾脏受损或肾功能障碍时,此项排除功能可能因此降低或完全丧失,导致过多的尿素氮累积在血液中,出现浓度上升的情形。血中尿素氮的浓度太高会对身体产生毒性,危害器官。BUN是所有肾脏病患者必要的追踪项目,但对一般人而言,BUN并非良好的肾脏病筛检项目,因为许多非肾脏因素会影响BUN上升,包括高蛋白摄取、脱水、呕吐、腹泻等,这些非肾脏因素通常会使BUN些微上升,但不会高出正常值太多。但从另一角度而言,若果真是肾脏病导致BUN上升时,往往肾脏病已进展到相当的程度,丧失早期侦测的功能,也就是说BUN不能在早期反应出肾脏病。

综合上述论点,BUN适合肾脏病患者用来监控病情,但不适合单独用来筛检肾脏病。对早期肾脏病而言,尿蛋白及尿液微白蛋白比BUN更能反应出实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