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于制造桥梁、船舶、车辆、锅炉、高压容器、输油输气管道、大型钢结构等。
C)良好的焊接性能和冷成型性能;
A)低碳,由于韧性、焊接性和冷成形性能的要求高,其含碳量不超过0.15%(较一般构造用钢低) ;
C)加入铌、钛或钒等辅加元素,在钢中形成细碳化物或碳氮化物,有利于获得细小的铁素体晶粒和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
D)加入少量铜(≤ 0.4%)和磷(0.1%左右)等,可提高抗腐蚀性能。
这类钢一般在热轧空冷状态下使用,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热处理。
常用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编辑]
Q345(16Mn)是中国大陆低合金高强钢中用量最多、产量最大的钢种。使用状态的组织为细晶粒的铁素体—珠光体,强度比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高约20%~30%,耐大气腐蚀性能高20%~38%。
Q420(15MnVN)中等级别强度钢中使用最多的钢种。强度较高,且韧性、焊接性及低温韧性也较好,被广泛用于制造桥梁、锅炉、船舶等大型结构。
此页面最后编辑于 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 07:48。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创用CC 姓名标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books®和维基教科书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登记的501(c)(3)免税、非营利的慈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