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吃什么药物,许多民众皆会习惯性加上ㄧ颗胃药来保护胃壁,避免药物对它产生伤害。到底这样的用法是否确实有效?胃药真的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固胃”的无害药品吗?

何谓制酸剂?

制酸剂就是俗称“胃药”的一种,是属于抗溃疡药物的一种,它主要作用就是中和过高的胃酸分泌。因此,只有在胃酸分泌过多而引发溃疡或胃部不舒服时来使用,会比较适当。如果部分药物所引发肠胃不适的原因并非使胃酸分泌增加,则制酸剂使用的效果就极为有限。

其实大部分的药品不会引发胃肠不适,即使有也相当轻微。根据统计,在各科药物中,约有百分之二十的药品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副作用,但会因此造成如急性胃炎、溃疡、出血等严重副作用,是极为少见的。只有消炎止痛药如阿斯匹灵(Aspirin)类药物、铁剂,少部分抗生素等会较明显引起肠胃不适的副作用。

制酸剂使用时机对其疗效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因胃酸过多引起之不适,应在症状发作时使用。一般而言,制酸剂在餐后一小时内服,往往效果不良,主要是因为食物还在胃部时会中和大部分的胃酸,因此最好在餐后一小时后再服用。此外,若制酸剂使用之目的是在于症状的控制,那么长期规则性的服用,并不具长期疗效。

制酸剂会因其成分不同而产生不同之副作用,如镁盐会腹泻、铝盐会便秘等,而制酸剂和某些药物并服时会降低并服药物之作用,使其治疗效果失败;因此,不正确的使用制酸剂,不但不会达到原来预期的目的,造成反效果,且也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请您依医师及药师指示的方法服用。

要保护胃和十二指肠免受药物或刺激性食物的伤害,并非需要全靠药物。平常注意身体健康,工作不要太疲累,饮食定时定量,避免食用会促进胃酸分泌及伤害胃肠黏膜之食物,如麻辣食品、咖啡、茶、酒、糯米等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