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处资料,白内障患者的门诊人数在94年约71万人, 104年增加到104万人,短短十年的成长将近5成,其中35至54岁的青壮年患者成长比例更高达6成以上,显示出白内障年轻化的趋势。而白内障是什么?为什么会导致失明呢?白内障又该如何预防及治疗?

水晶体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主要功能是调节光线,当光线透过角膜后,经过水晶体,才能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白内障”是眼睛内原本透明的水晶体变混浊,当透明清澈的水晶体变成混浊甚至硬化时,导致光线无法完全穿透,没有足够光源聚焦在视网膜上,造成视觉模糊。

白内障最主要的症状是视力减退,产生雾雾、模糊的感觉。这个过程不会有痛、痒的感觉。其他症状包括,复视、畏光、眩光、色彩失去鲜明度。

有时初期白内障可能使水晶体吸收水分而增厚,使眼睛近视加深,远的看不见近的反而看得很清楚,让原有老花眼问题的患者,误认为老花的问题改善了,此现象被戏称为“视力的第二春”。

随着白内障的恶化,视力会持续逐渐模糊,若以为是自然老化现象而延误就医,严重者可能导致失明。

由于白内障的生成是不可逆的,目前为止尚无任何眼药、注射剂或是保养食品可以治疗白内障。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药水,充其量也只能“延缓”白内障的疾病进程。因此,白内障唯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接受白内障手术,也就是利用手术移除浑浊的水晶体后,并用人工水晶体来取代原来水晶体的屈光聚焦功能。

然而到底需不需要开刀,是要依个人日常生活需求而定。若视力上足以应付日常生活与工作的话,不一定要立刻动手术,可以再追踪观察其变化。但有些过度成熟的白内障会导致青光眼,也可能会增加手术的困难度与并发症的产生。因此若是已有白内障产生,应定期至眼科门诊追踪,以免错失适当的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