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虽然一年四季都有流感病例,但仍以秋冬两季比较容易发生流行,流行高峰期多自11月下旬至隔年1、2月,而10月正是疫情开始上升的时刻,疾病管制署已经宣布今年公费流感疫苗自107年10月15日起开始免费施打。以下提供关于流感疫苗的Q&A给爸妈参考。

Q:为什么每年都要施打流感疫苗?

A: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一般感冒相比,容易出现明显的头痛发热、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症状出现较突然,可能会高烧3~4天,需要1~2周才能完全恢复;而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疾病患者等高危险族群,一旦感染就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及早接种流感疫苗,可说是最安全又经济的保护方式。但因为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频率较高,每年流行的病毒型别也不一样,因此,必须每年重新施打疫苗才能产生保护作用。

Q:今年免费施打对象有哪些?

A:免费接种对象包括:(1)满6个月以上至国小入学前幼儿。(2)国小至高中职及五专一~三年级学生。(3)50岁以上成人。(4)具有潜在疾病者,包括:高风险慢性病人(含BMI>=30)、罕见疾病患者及重大伤病患者。(5)孕妇及6个月内婴儿之父母。(6)幼儿园托育人员及托育机构专业人员。(7)安养、养护、长照等机构对象。(8)医事及卫生防疫相关人员。(9)禽畜业及动物防疫相关人员。

由于接种疫苗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护力,因此,最好在10月初就接种疫苗,才能在整个流感季节都拥有保护力。

Q:为何6个月以下宝宝不用施打疫苗?那该怎么保护宝宝?

A:婴幼儿虽为流感的高危险群,但因6个月以下宝宝没有疫苗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临床资料,所以不是疫苗适用的对象。但并非每个宝宝都有来自妈妈抗体的保护,加上托婴中心、幼儿园等场所容易并发重症或造成群聚感染,因此,疾病管制署于106年新增“6个月内婴儿之父母”及“幼儿园托育人员及托育机构专业人员”二类为公费接种对象,藉以间接保护婴幼儿。

Q:孕妇及哺乳中的妈妈也能接种流感疫苗吗?

A:研究显示,怀孕期间接种非活性流感疫苗,对于孕妇及胎儿并未增加风险,因此,孕妇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的。而哺乳与接种流感疫苗也没有任何冲突,而哺乳中的妈妈接种疫苗,还可以降低宝宝感染流感的机会。

Q:婴幼儿流感疫苗接种剂量及剂次为何?

A:年满6个月以上未满3岁之婴幼儿,每次的接种剂量为0.25mL;3岁以上接种剂量为0.5mL。8岁(含)以下儿童,若是初次接种,应接种2剂,2剂间隔4周以上;3岁以下初次接种之幼儿,若接种第二剂时已满3岁,第一剂接种剂量为0.25mL,第二剂接种剂量为0.5mL;若过去曾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论1剂或2剂),今年接种1剂即可。由于每家厂牌之病毒株种类一致且制程相似,也有一样的预防效果,所以2剂可用不同厂牌疫苗。

Q:哪些人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A:除了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适合施打,下列4种情形也不宜接种,包括:(1)已知本身对蛋的蛋白质或疫苗成分有严重过敏者。(2)过去注射流感疫苗曾经发生不良反应者。(3)经医师评估不适合接种者。(4)发烧或急性疾病患者宜延后接种。

因流感疫苗是由鸡胚胎培养而成,所以对鸡蛋严重过敏的人不适合接种。如果孩子还不曾吃过鸡蛋,不确定是否会严重过敏,或过去接种曾有过敏反应及发烧状况,医师会根据孩子是否有特殊过敏体质或家族中有没有人对蛋过敏等,判断是否适合施打。

Q:接种流感疫苗之后,要注意什么?

A:接种疫苗之后,应于接种单位或附近稍做休息30分钟,没有不适情形再离开。如果出现持续发烧超过48小时、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意识或行为改变等异常状况,应尽速就医,告知医师相关症状、症状发生时间、疫苗接种时间,以利诊断及通报。

要提醒爸妈的是:不要以为打了流感疫苗,就不会感冒。其实,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很多,流感疫苗只针对三、四种流感病毒给予免疫,因此,还是要做好个人卫生保健以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