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不具名的人士已经帮我们那本审好的共笔拿回来了 大感谢 不过他也提到一点 就是在我们共笔的内文中 曾经出现有”考古题”三个字 所以老师特别的追问了我们是不是有以前的考古题 看来这似乎不是个好消息.

说到这倒是有两种不同的角度 第一个是组长 (我… T_T) 在审稿的版本里怎么没有把这些敏感字眼去掉. 不过翻开今年的”共笔制作注意事项” 里面只提到:

共笔组自己送审,送审本不可出现考古题。

我的解读是不可以把附在每一本共笔后头的考古题也一起拿去审 不过今天的状况似乎是 有人在他负责的部分里 用自己的话”强调了一遍考古题会考” 到底算不算在这个条款内呢? 好吧! 组长办事不力就是了.

另一点 为什么大家要在共笔的内文里”注明”考古题会考呢? 莫非是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这个动机当然是善良的 不过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注明”? 我自己采用的方法是把考古出现过的部分用”粗体字”. 我觉得再共笔的内容里加一些自己的话并没有办法帮助阅读 而且占版面 不过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写一些看起来比较轻松愉快的话可以让共笔读起来压力没那么大吧! 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