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具商业价值的本地渔业物种的恢复及长远增加本地渔业资源,渔农自然护理署昨日和今日(6月6日)在香港东北水域进行增殖放流。
渔护署发言人指,刚在香港东北水域投放约6000条红斑(赤点石斑)及2000条石蚌(星点笛鲷)幼鱼,均为具商业价值的本地物种,其种群数目在过去数十年间有所减少。香港东北水域有适合红斑及石蚌栖息的天然岩礁、巨砾及渔护署早年设置的人工鱼礁,可为幼鱼提供合适的生境及保护,亦能提供足够的食物。
发言人又表示,这次放流的幼鱼来自信誉良好的苗种孵化场,并已就常见鱼类疾病进行检疫,确认健康情况良好,放流前亦已让幼鱼适应香港水域环境。
为评估是次增殖放流的成效,渔护署将会进行定期水底观察调查,以记录幼鱼在放流后的状况。此外,渔护署在部分幼鱼的背鳍对下位置植入幼细的外置塑料标签,以便对个别幼鱼进行追踪监察。标签上印有四位数字编号、渔护署的中英文简称及政府电话热线1823。市民如捕获或观察到植入标签的红斑及石蚌幼鱼,请记录有关资料并致电1823通报渔护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