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盐田在清乾隆时就已被开辟,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经不用再辛苦的晒盐了,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机械化,不过布袋盐山并没有因此而没落,例假日一到还是有许多游客带着孩子,跟他们一起回忆当时晒盐、采盐的景象

布袋盐田在清乾隆时就已被开辟,不过到了清道光3年的富盐商吴尚新,才真正的奠定了布袋晒盐业的基础。日治时期盐田蓬勃发展,多数的盐都销往中国和日本,在当时的盐田可是具有白金级的产业地位。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已经不用再辛苦的晒盐了,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机械化,不过布袋盐山并没有因此而没落,例假日一到还是有许多游客带着孩子,跟他们一起回忆当时晒盐、采盐的景象。

1. 下新营交流道,接172县道西行经盐水、义竹可直抵布袋,全程约19公里;续循17号省道南行约7公里可抵新塭。

2. 西滨:台17县行至新厝仔循指标前往。

3. 中山高:下水上交流道,往朴子方向168县再接161县,循指标前往。

4. 东西快速道路:于太保下,往朴子方向168县再接161县,循指标前往。

自嘉义火车站前搭往布袋的嘉义县营公车、嘉义客运,于新厝站下车。或自新营搭往布袋的新营客运,均可抵达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