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话“作兴”一词义项有二。
一是“可以、应该”(形容词),如:爷娘骂你两句是作兴的,你回嘴骂爷娘就不作兴了。
除“江淮官话”外,“作兴”一词也为北京官话、西南官话、吴语、赣语等方言广泛使用,且义项更多(《汉语方言大词典》)。比如,郭德纲在《西征梦》一段中有“我作兴你们这行当”这样的表述。其中的“作兴”为“喜欢、看重”之义。
从“鼓舞、鼓励”之义,“作兴”又引申出“喜欢、看重”之义。我们之所以“鼓舞、鼓励”某人某事,自然是喜欢、看重此人此事。如:《红楼梦》第71回:“只因贾母近来不大作兴邢夫人,所以连这边的人也减了威势”。
从“喜欢、看重”又引申出“可以、应该”。我们看重、喜欢的事情,自然会认为它是可以的,应该的。如《官场现形记》:“话说出了嘴,一世勿作兴忘记格。”
日常语言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方言维系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政治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南腔北调: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郑子宁以共时的现代汉语方言为经,横观汉语方言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