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3年5月开始的十年间,洛克菲勒基金会花费了近八千万美元,“最大的单笔礼物给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用于协和共计一千万美元,远高于用于约翰·霍普金斯的七百万美元。加上后来的投入,基金会总共为打造北京协和医学院投入了四千八百万美元。

医学是一生的学习过程。一个脑子里能装下医学界所有确定的事的年代,一去不返了。于是,教会学生怎么面对这些海量信息,怎么处理、归纳、诠释这些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医学教育需要给学生们建立一种正确的方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然后评估这些信息,而不是仅仅列举事实。

真正的医学院,要培养有科学思维的医生,而不是一头扎进琐碎之中再也出不来的医生。

张孝骞:课堂讲述虽属必要,但不是主要。讲授只应介绍核心内容和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突出重点,解难释疑。

那些优秀的个体进入校园,具备来自内心的主动,他们希望明晰自己,明晰职业内涵。这些学生不是作为整体的一群人,不是资质平凡的一群人,而是一些冒险“想成为自己”的个体。在这里得到启发和创造,最终获得了能力,成为了自己,向着医学世界里的高远目标前进。

吴英恺院士: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功,需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名牌学校,二是名师指导,三是个人努力。

(中国不缺名牌大学,更不缺个人努力,缺的是名师和指导,造成众多人的努力化为虚耗)

协和文化是什么?就是协和的医疗管理制度和程序,以及由对这种制度、程序严格遵守过程中,不知不觉养成的为人、为事、为学的态度。

William Houston:对病人的心理感受的评价正是医生区别于兽医的所在。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医生,只是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