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宗祠博物馆的形成,有别于一般传统博物馆的概念,他没有特定的建筑物,而是以具有历史意涵客家祭祖所在的宗祠、家庙为核心,并从核心所衍生出的客家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变迁等,层层脉络发展下的历史、空间、人与文物来做为博物馆的内涵。简单而言,宗祠博物馆的硬件是由不同单点的宗祠、家庙所构成,是一个从点到点串联成线,进而成面的空间区域。在这个区域里,不同单点宗祠、家庙的空间、曾经历过的年代与历史、建筑样式与工法、祭祀礼仪、生活用品、生活故事或人在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乐点滴,即为博物馆典藏与展示的主要范畴。
我们从新埔宗祠博物馆不同组合的构件中可知,这是一个非传统,也可以说是创新的博物馆,更为贴切的说法“他”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是一个园区的概念;甚至于可说,新埔宗祠博物馆是近乎“生活(生态)博物馆”理念的一座社区型博物馆。这座生活(生态)博物馆的发展主要是以宗祠、家庙为核心馆,透过整合周边街角小型博物馆,并借助新埔市街来做为平台,搭配农村丰富的物产,客家生活的样貌与特质、新埔的自然环境与地貌,新埔历史与等,所架构出一个新概念的博物馆。
新埔宗祠博物馆已于105年9月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