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义守大学学士后中医系二年级 乔仲杰(已获得作者同意公开)
首先,真的很谢林佑彦医师百忙之中到义大后来分享这么多实用思维及眼科专业知识,每一句话可能都让我们少走许多冤枉路。这次听完林医师的演讲,更启发了我对于中医的核心思维。
由林医师的演讲举例,让我知道了永远要司外揣内,外在的证候是内在脏腑的反射,像是内经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所言不假,甚至可以进一步引申为“五脏六腑皆令人盲。”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也都能透过经络及脉道的路径,使人的眼睛产生病证,因此,在治法思维上,必须时时保持这样的想法,治法上才能更清晰,不会被眼前的证型所误导。
在学完中内及证治学之后,须进一步归纳出“路径”,“路径”很重要,配合证型,弄清楚病人主诉所在的路径,弄清楚疾病的“势”,依此作为用药的大方向,再进一步利用脉诊及其他诊断做最后的确诊,接着配合中药及方剂的偏性,与所下的诊断相应和,即能做到药证合一,因此,不能只是见是证而用是药,屏除外伤及感染的可能,所有的证型、症状发作的过程,与内部一定会有联系,这个证型,影响到身体产生出这个症状,中间有没有什么样的路径出现,是应该关注的焦点
所有中医眼科的疾病中,林医师认为,核心的观念为这一张。但我认为这其实也是所有中医内科疾病的核心观念。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打通所有的关卡,让正常的通路能行,则眼病、甚至是所有的内科病,都能因此被治愈。
谢谢林医师,期待有缘能再听到您的演讲或是有机会和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