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SDH的速率与帧结构,复用结构、映射方法与指针调整技术,MSTP的封装技术及实现方法,SDH设备功能描述,SDH网络保护与恢复技术,SDH网络同步的结构及定时方式,光接口及技术要求,SDH网络的传输性能,SDH网络管理功能等。

全书参考了ITU-T 2007年以来的最新协议,力求系统反映SDH技术最新发展的全貌,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注重SDH技术在通信网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及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数据通信等技术的出现,推动了数字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在数字通信中,把各种低速率的数字信号变换成高速率的数字信号,既可实现大容量传输,又可合理地采用大、中容量的传输信道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多路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与码分复用(CDM)。模拟通信一般采用频分复用技术,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SDH技术的基础,本章重点介绍时分复用技术。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一般采用多路复用的传输方式,即多路信号在同一条信道上传输。所谓时分多路复用,就是利用多路信号(数字信号)在信道上占有不同的时间间隔来进行通信。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前者适用于时间连续信号的传输;后者适用于时间离散信号的传输。

由抽样定理可知,抽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占用时间的有限性,这就使得多路信号的抽样值在时间上互不重叠。各路信息在信道上传输时的抽样只是周期性地占用抽样间隔的一部分。因此,在分时使用信道的基础上可用一个信源信息相邻样值间空闲时间区段来传输其他多个彼此无关的信源信息,这样就构成一种时分复用系统。脉冲编码调制(PCM)时分复用系统如图1.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