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后,全国“两会”前,人事调整向来密集。就在刚刚过去的数个小时内,便连续有消息传来: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刘国中“空降”四川省委副书记,接棒升任省长的尹力,新华社副社长于绍良“空降”湖北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接棒违纪被处分的贺家铁。

补位和出缺,总是结伴而行。长安街知事刚介绍了三湘政坛的出缺情况:孙金龙调任新疆后,湖南省委副书记待补。吉林的变动也不小,日前该省省委常委、副省长庄严兼任延边州委书记,原主政延边的省委常委张安顺另有任用,这是一年多来,吉林省委常委班子的第8次变动,此前已有竺延风、马俊清、高广滨、齐玉、房俐、庄严、高福平等人相继履新。

吉林的调整,可被视作近一年地方人事密集变动的典型。这一年来,高官落马有之、到龄退休有之、连续换岗亦有之,而近期地方两会落下帷幕,算是先期告一段落。由于此次地方两会退居二线的省部级较多,一时间,全国将空出40多个省委常委岗位,有待下一轮的调整补缺。

近20年来首度修订的《中国***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前不久下发,《条例》将省一级的常委名额规定为11人到13人。常委阵容中,一般包括书记、省长、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常务副省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省会城市书记、政法委书记、戎装常委等“标配”,同时也会根据重点工作需要吸纳统战部长、工会主席、教育工委书记、重要城市一把手、牵头重点工作的副省长以及改革试验区的负责人进入常委班子。

通常来说,常委班子会配满13人,但也有长期不满员的情况,比如海南省委原常委、群工部部长肖若海2014年离任后,海南省委撤销了群工部,而此后该省省委常委班子也一直保持着12人的规模。

不少小伙伴发现,一些省委常委转到人大、政协任职后,常委职务并没有马上卸去。比如湖南省委原常委、秘书长韩永文当选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仍在常委岗位上干了半年多才有新人补上。此前也介绍过,中央配备省级领导班子,是经过通盘统筹考虑的,综合年龄、经历、性别、民族、专业等因素,优化班子的整体功能。因此,新老常委交替很少“无缝衔接”。

一些因官员违纪而空缺的常委岗位,通常补位的时间要更长,因为接任者往往担负着重整一方政局的重任,必须精挑细选才行。

四川的情况有点特别,尹力到四川工作不久,他到任前四川政坛已经经过了一轮调整,他罕见地以省委副书记的身份兼任省委宣传部长。没想到的是,省长魏宏因违纪被降级,尹力火线接任省长,因此他又罕见地以省长身份兼任宣传部长。省长事务繁忙,他一人兼任三职定然不是长久之计。这不,话音刚落刘国中就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