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医院血液肿瘤医师侯信安(右)介绍,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标靶口服药。(Photo by 简嘉佑/台湾醒报)
【台湾醒报记者简嘉佑台北报导】十年来,确诊血癌的人数增加了约43%,其中慢性骨髓白血症初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发觉。花莲慈济医院医师李启诚17日于记者会指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没有接受治疗,五年内的死亡风险增加10.1%。台大医院血液肿瘤医师侯信安说,病患只要规律服用最新的标靶口服药,缓解率达9成以上,5年存活率接近九成,且该药物有健保给付。
李启诚指出,白血病人数近十年来不断增加,10年来增加43%,好发于40到60岁的男性。他表示,血癌根据白血球异常增生的状况不同,又有骨髓性或淋巴性、急性或慢性的分类,其中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患者持续增加,4年来人数增加1.5倍,且初期症状更难以察觉。
他说,如果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没有接受治疗,五年内的死亡风险增加10.1%。李启诚说,过去治疗方式从干扰素、到骨髓移植,进化到第一代标靶药物与第二代标靶药物,能更有效治疗该病症。
已用药治疗10年左右的病友黄先生表示,想到治疗癌症就只会想到化疗与严重的副作用,如掉头发、呕吐等,但口服标靶药物不只能抑制血癌症状,且副作用仅有头痛、恶心等较轻微的反应,不仅能正常生活,更能好好当4个小孩的父亲。
侯信安表示,第二代标靶药物是透过分子反应,阻断癌症基因的活性,进一步抑制癌化白血球的增生。根据研究显示,目前口服标靶药物可使疾病缓解率达9成以上,5年存活率接近9成。他强调,如果病患持续治疗,在医师的评估下,甚至有5到6成的病患能停止使用药物。
他表示,目前该药物有健保给付,但病患一定要遵循“规律用药,持续治疗”的关键,就有一名病患就因为自行停止用药,不仅疗效反应变差,身体也出现抗药性,被迫寻找另外一种标靶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