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于疾病的知识和感觉,很多时来自社交媒体和报章上的选择性报道。对医生来说,由于我们有微生物学检查证据知识和支持,所以我们断症方向比较客观。

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一群人突然患上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大家应该会马上联想到是什么“新冠”之类流行病毒,但是作为医生却不会忘记,其他更有可能的传染性细菌。其中一种就是退伍军人杆菌。

这种杆菌可以在多种环境生存,尤其是温水中的环境,例如是水缸、冷却水塔、按摩池等。如果在家中,还包括加湿器、呼吸医疗器材等。

如发现有一些特定环境,有多人感染肺炎病征时,医生便会特别留意这种细菌的培植,并且在早期便使用能涵盖这类细菌的抗生素。

所谓“肺炎的病征”,其实也是大家常常听到的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疲倦、肌肉疼痛等等,再加上肺部X光片诊断。所以,要知道是哪一种病菌(细菌或病毒),最终还是需要靠培植结果。

如果只是单一病例时,大家可能不太在意。但如出现以下情况,我们还是需要加强警惕:一、在相似环境中有多人感染;二、在计算潜伏期后(2至10天)发现相关性个案很多;三、环境中涉及有温水储存因素;四、患者都是高风险人士,包括长者、吸烟人士、长期病患者。

幸运的是,一般抗生素治疗是很有效的。所以,问题主要是避免大规模感染。虽然这不会是病人的主要责任,但是病者必须如实告诉医生病情和接触病史。隐瞒病情或不停转变主诊医生是有碍专业判断。同样情况对于其他传染病也是如此。如果医护人员能得到足够资料,就更容易掌握疫情,对于大众健康也更有保障,同时也不用误信其他渲染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