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西乡日前在整修日本时代派出所时,于屋架内发现栋札~
看到照片上有个亮点:台湾多数出土栋札都是尖头型(令牌型),像台西庄派出所这类平头型的栋札反而少见呢!另一个有趣的是,报导上又出现了“栋札上署名是追究工程责任的依据”的误解,过去田野调查时,几乎都会从解说员或耆老口中听到类似说明,其中还有大咖老师…(小声)
但在台人建筑或庙宇的栋札,反而就没听过这样的说法,也许是出自于对日本人“严厉”和“高品质”的印象,以讹传讹加上媒体的渲染,才出现这种怪怪的误会吧..跟战后老K的黄金传说一样XD)
实际上,栋札上的资讯,多是纪念用途,就好比是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落款,真要追究责任,大可翻阅合约书之类的就可以了,还要爬上屋架找寻不一定有的栋札多累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