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朱熹释曰:“秦俗强悍,乐于战斗,故其人平居而相谓曰‘岂以子之无衣,而与子同袍呼’……其懽爱之心,足以相死如此。”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是《诗?秦风?无衣》的首句。朱熹释曰:“秦俗强悍,乐于战斗,故其人平居而相谓曰‘岂以子之无衣,而与子同袍呼’……其懽爱之心,足以相死如此。”

依朱之此释,“无衣”就是没有衣服,是故有称“与子同袍”者,即愿与共用一袍,于是“懽爱”之心见矣。

而我则认为,这《无衣》说的不是无衣。

首先:“衣”者,人之所依也,是故“衣”有依靠之义,而这依靠之义后则写作“依”,所以“无衣”本当作“无依”,是说无所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