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环境剧埸正正尝试从同样枯燥乏味的肤浅地景中重新建立属于澳门自身的独特文化,唤起人们对地方的主观经验和情感,以人与地方之间的亲密关系产生地方感(sense of place)。此外,“艺穗节”的节目来自世界各地,当中亦不乏环境剧场作品,从中也使澳门的本土文化与他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有机的对话和对照,透过了解他者的过程,认识自身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确立澳门在全球消费主义冲击下的定位,建立自己的主体性。
本文将尝试以本届“艺穗节”为例,说明上述地方营造和主体性建构在环境剧场上的应用;但碍于笔者在“艺穗节”驻节时间有限,只能集中讨论《巴勒斯坦大饭店》、及《爱与死的证言》及《黑暗里的断翅飞翔》 三个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