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来了位提着菜篮的大妈。一位小伙子立刻给她让座。
大妈:“28还挤公车呀?我女儿22岁就买车了。”大妈不但没表示感谢,还有意嘲讽小伙28岁还无力买车。
小伙子不但没恼怒发火,也没讪讪走开,而是不卑不亢说:“我也赚钱买车了,但我送给了我妈,我总不能要她那么大年纪还挤公车买菜?”轮到大妈尴尬了。
小伙子不愧为语言好手,回答得是何等的高妙。而且还挑明了当今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父母辛苦养育子女,子女赚钱却只顾自己享受,全然不顾及父母,有的甚至还啃老。
像这位大妈一样,尽管女儿很优秀,自己还不是挤公车买菜?有什么值得骄傲炫耀呢?子女成龙成凤固然欣慰,但能子孝孙贤才更值得荣耀。
故事里的年轻小伙子不知道是父母亲从小教的好,还是本身本质懂事懂得反哺,给大妈上了一课,也给社会上了一课。
文中的大妈在文章中的定位中是带了嘲讽的性质,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说出这样的话来,并不一定就代表着,对方是在嘲讽小伙。
毕竟有太多的话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时并非说话的人有意嘲讽,而是那用词听在当事者的耳里,触碰到了他的禁区,或是因内心的情境影响,而觉得受辱了。
所以说,不要以为人心是坚强的,绝大多数的人内心都是十分脆弱的,脆弱到几需几句话,就能令其展笑颜、生怒火,情绪随之改变。
说话是一门艺术,祸从口出,谨言慎行,才不会误用言语伤人,而又导至自取其辱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