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红毛港最早出现于文字记载为1892年(清光绪18年)出版之《淡新凤三县简明总括图册》中,高雄红毛港名称由来有多种说法,但大抵都与荷兰人有关,其一为清初时,荷兰海军特遣舰队停泊于打狗南岸,曾与明郑部队交锋,因荷军处于下风,最后撤离打狗港南岸,而当时荷军驻守的港口即为日后所称之红毛港;也有说法是,当年明郑为防堵荷军反攻,派兵驻扎开垦于此而得名,虽确切地点稍异,但共同原因皆与荷兰人曾于此地活动有关,红毛因此得名。

高字塔旋转餐厅-原本的高字塔是一座信号台,建筑结构如同“高”字,因此得名。如今虽已失去功用,但因其具备关键的象征意义,将高字塔转型为旋转餐厅,成为园区内最醒目的地标。

展示馆-纪录红毛港聚落流传下来的文史素材及生活点滴,用趣味、娱乐及故事性的互动体验,让游客感受先民的开创精神,富有传承意义。

户外展示区-利用老房子的架构,结合仿古建筑手法,重塑红毛港聚落生活的虚拟现实,未完成的型态让游客轻易即可透视房子兴建的过程及建材的运用,重温红毛港的兴盛时期。

天空步道-天空步道前身是台电大林火力发电厂,横跨于红毛港文化园区,卸下运送煤炭的功能,摇身一变成为旅客观看美景的**天空步道。

码头与候船室-候船室原本仅容纳50人,如今扩大到能容纳150人次,更特别打造三艘全新游艇,分别命名为“海汕号”、“乌金号”及“保庇号”,提供游客便捷的交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