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走红的广告语不仅让R7蹿红,也使得快充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手机占据了人们大半个生活时,续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续航的关键指标电池容量却受到了机身尺寸制约。

不过没关系,电量不够,快充来凑。

从5V 1A 到今年年初魅族在MWC上展示的的Super mCharge 55W快充,不得不慨叹,技术的革新速度。

无论是处理器厂商,还是手机厂商,都会拿出自家的快充方案,那么究竟谁家的快充方案更胜一筹呢。

首次让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快充,快充就是提高充电的功率,而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那么快充便有两种基本的方案,提高电压的高压快充和提高电流的低压快充。

方案:充电器做一次降压,手机端充电IC(IC即集成电路)做二次降压,最后以3.7V~5V输送至电池。

三星系(三星AFC技术),如三星note7、三星S8等。

兼容性好,简单成熟,易于设计和制造,成本低廉,无需特制数据线和USB端口。

效率低,最高只有91%的实际效率,发热量较大,功率很难提升,功率到24W就已经到头。

方案:省去了手机段的降压IC,只经过充电器一次降压,直接对电池输出3.7V~5V。

OPPO VOOC闪充、一加DASH闪充,如一加5、OPPO R11等;

效率高,省去了降压IC,内部能量损失较小,发热小。

价格昂贵,兼容性差,功率提升空间有限,安全性问题,当低压方案电流达到8A以上时,只要超过10分钟也会导致发热。

魅族Super mCharge,将电荷泵的承载功率放大几百倍,改造降压电路。

优点:效率高,发热低,有98%的效率,改进后会逼近99%;发展潜力大,有望突破110W快充;易普及,可以从高压快充无缝过渡;价格低廉。

技术仍在完善,尚未投产。

Super mCharge在2017年的年初姗姗来迟,却正好卡在了魅族高层变动,战略调整的时间点上。但是可以预见该项技术会很快地应用到魅族之后的高端产品上,今年下半年的MX7和pro7可能很难见到了,不过明年一定可以将该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