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3年企业试点,“两业”融合的业态模式路径取得突破,制造业企业生产***投入增加、增值服务比重和水平显著提升,服务业企业面向制造业的服务创新引领和服务带动效应显著提高。

重点围绕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生产平台、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拓展服务衍生制造、发展工业文化旅游等,加快业态模式创新,释放融合发展潜力,实现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

鼓励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深度融合,推动形成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原材料、消费品、装备、汽车等制造行业,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推进服务环节补短板、拓空间、提品质、增效益。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依托技术和专业化优势,衍生和服务制造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重点围绕产业链龙头、行业骨干、专精特新企业和平台型企业等,发挥优势,加强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资源要素、技术和市场的有效整合,带动产业链上企业、行业内企业、平台参与企业共同提升,形成融合发展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