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售后服务认证是服务认证类别,颁发“服务认证证书”。而管理体系认证是管理体系认证类别,颁发“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还有一类认证是产品认证,是对产品的理化特性等进行认证(是否达到了某项技术指标,如电气特性、农药残留量等),如3C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颁发“产品认证证书”。
三类认证是并列的、平行的、其性质不同,认证结果也不同,不能混淆。
服务认证有几个特征大家是要知道的,首先是无形性,其次是异质性,同时性与非存储性。用大白话说,就是服务认证,一个服务,一般不象产品认证一样,产品基本是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而服务大多是无形的。
同时服务,对不同的人,效果是不同的,比如有的服务,你认为不好,可能别人认为好,这都是有可能的,这就是易质性,同时,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一定是同时进行的,产品生产好了,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消费,而服务,一定得有服务对象,一定是同时的,这就是服务的同时性。
目前服务认证还处于起步阶段,相信将来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这样的认证会越来越多。
在《服务认证通用知识与技术》前五章中给出了服务认证有关的通用基础知识,包括国内外服务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服务相关理论与技术、主要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服务认证相关技术标准、服务认证关键技术等知识,并对服务认证试点的有关案例进行分析,介绍了典型的服务认证关键技术,易于读者学习和掌握。
《方案》共提出了12项主要任务,包括推动服务创新能力建设、激发企业质量提升动力、开展服务质量监测、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强化售后服务及质量担保、加强服务行业信用监管、推动服务标准提高、加大服务认证力度、提升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服务领域建设、推进服务消费环境建设和推动服务质量社会共治。力争到2020年底,通过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我国服务业整体竞争力持续增强,服务业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服务消费环境有效改善,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