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新年是喜庆日子,但对独身或曾遭受伤痛经历的人却可以是个噩梦。有中年女士每年圣诞都与男朋友大吵一场,后来分手,自此对十二月充满恐惧,每年过节都担心勾起伤心回忆。每年圣诞前夕的情绪病求助个案都会较平时多两至三成,独身人士可尝试以新方法过节,不应将节日气氛看得太重。
该名三十多岁从事文职的女士,拍拖四、五年来,每年圣诞节都与男朋友大吵一场,三年前的十二月正式分手,翌年十一月尾抑郁病情加剧,甚至一度起自杀念头,要辞工数个月,“她觉得十二月不好,成日惊会有事情发生,勾起伤心回忆。”医生唯有建议她多加休息,在节日期间进行轻松活动,勿过于放大十二月的问题,之后几年情绪仍会变差,但处理能力已有改善。
至于○三年屯门公路巴士堕桥车祸,其中一名男乘客不幸身故,遗下从内地新来港的三十多岁遗孀和三名稚子,“事件令妻子陷入严重崩溃,成个人呆了,不懂给任何反应。”每逢农历新年、中秋等家人团聚的节日,她的情况就更差,经常自责令子女不开心,有很多内疚感。经过医生和社工持续辅导数年后,她才逐渐走出丧夫阴霾,重过正常生活。
有情绪病史、亲人离世、失恋、离婚、独居人士,都较易在喜庆节日诱发情绪病,以第一次独自过节时情况最差,“可以说是社交恐惧,临到节日就收收埋埋,连电话都不敢接听,最怕要向姨妈姑姐交代。”
部分完美主义者一早购买礼物、写贺卡和预备煮大餐迎接节日来临,同样属情绪病的高危患者,“尤其是冬节、圣诞、新年、农历新年和情人节相距的时间短,病情就更易发作。”精神科私家医生每年在圣诞前夕,接到的情绪病求助个案较平时增加两至三成。
要迎接节日来临,建议独身人士可尝试以新方法过节,改变对节日的负面看法,切勿将节日气氛看得太重,“约家人、朋友做一些活动,保持平时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休息一下就算。”时间未必可以冲淡事件,更重要是接受事实,积极过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