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对象, 顾名思义是全局的对象,其作用域是整个程序文本,其对象的声明周期是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

局部对象: 一般说的局部变量都指的是动态局部变量,包括形参,某个语句块中定义的变量等。 动态局部变量是自动对象, 调用时创建,调用完成后自动撤销。 其作用域是局部的(某个块) , 其生命周期也是局部的。

静态局对象: 作用域是局部的, 生命周期是全局的, 通过在局部变量前加static 指定。

cout<<count_calls()<<endl;

ctr 是静态局部对象, 其作用域是局部的(count_calls()函数中), 但其生命周期是整个程序运行期。

对一个C++变量来说,有两个属性非常重要:作用域和生命周期,它们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描述了一个变量–时间和空间。顾名思义,作用域就是一个变量可以被引用的范围,如:全局作用域、文件作用域、局部作用域;而生命周期就是这个变量可以被引用的时间段。不同生命周期的变量,在程序内存中的分布位置是不一样的。一个程序的内存分为代码区、全局数据区、堆区、栈区,不同的内存区域,对应不同的生命周期。

有很多方法来指定一个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最常见的,如:{ }、static修饰符等。下面按照作用域与生命周期来对变量做一个分类:

还有一点要说明,掌握static关键字的使用很关键。以下是引用别人的一些经验之谈:

若全局变量仅在单个C文件中访问,则可以将这个变量修改为静态全局变量,以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

若全局变量仅由单个函数访问,则可以将这个变量改为该函数的静态局部变量,以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

设计和使用访问动态全局变量、静态全局变量、静态局部变量的函数时,需要考虑重入问题,因为他们都放在静态数据存储区,全局可见;

如果我们需要一个可重入的函数,那么,我们一定要避免函数中使用static变量(这样的函数被称为:带“内部存储器”功能的的函数)

函数中必须要使用static变量情况:比如当某函数的返回值为指针类型时,则必须是static的局部变量的地址作为返回值,若为auto类型,则返回为错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