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我们都在健行国小环境中学习、成长,但是对自己的学校了解有多少呢?不管你是新生或是旧生,不管你从哪一个学校转进来,你就是健行人,你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身为健行人,就要对这个环境有很深入的认识;知道健行国小的地理位置,知道创校的经过,知道我们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健行这个大家庭的由来吧!

【就让我们透过下面图片上面,来认识健行的改变】

健行国小位于北区,大雅路与健行路交叉口附近,大门面向南方。民国四十六年以前,原本是一片竹林与荔枝园。后来基于健行校舍的兴建需求而逐年编列预算办理土地征收,也逐年兴建教室二间、四间…一直增加校舍。直至要兴建学生活动中心行健馆前,才把计划中的校地完整的征收完成,至此,校地变成一块面宽向南的长方形土地,面积是三零二一三公顷。

健行在民国四十六年原本是笃行国民学校健行分班,直至民国四十八年一月一日奉准独立,本市林金标市长推派施香涛先生为健行的首任校长。当时的健行是从无到有,从几间到整排教室,从一栋教室到两栋教室,一直到现在的四栋教室(至真楼、至善楼、至美楼、启慧楼)与一栋行健馆。而最早的一栋教室于八十五年四月报废打掉,并在校园北边兴建至善楼,内附设电梯一座。

本校的社区老旧,加上邻近有笃行、省三、中华等国小,就读学生人数的起伏,由少而多,再转为现在的小型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约二百多人,较符合小校小班之原则,每位小朋友约有二十三平方米的使用空间,实在是很幸福的小主人翁。

小朋友们!我们既然对我们自己的学校有了基本的认识,就应该共同努力用心的来爱护健行,让师长牵着你们的小手,大家手牵手、心连心,齐心协力,共逐“关怀”的健行。

南朝文学家江淹,少有文名,晚年文思渐衰。比喻才情文思的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