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民国98年澎湖博弈合法化公投未通过后,本月15日澎湖再度举行二次博弈公投。最后反赌方以2万6598票之差再次取得胜利。

支持赌博合法化的一方认为博弈能增加工作机会,进而留住劳动力,税收也能作社会福利支出。但政府开出的“两万元福利金、一万个就业机会、22.5亿的税”支票真的能兑现吗?反赌方除了在“澳门较具优势”和“赌场为夕阳产业”两点上着墨外,更以治安、教育和社会正义等角度进行反击。

澎湖虽饱受人口老化、工作机会不足以及劳动力外流之苦,但收益仅为少数人所分享,且进一步造成贫富差距扩大,是可以预料的。制定相关条例若没有以当地居民利益为优先考量,原本所预期的效益到头来只会成为一场空。在未立博弈母法、没有招商等配套措施下硬让博弈产业合法化,只会使澎湖因高度依赖赌场经济而变得不稳定。试想一旦相关资源枯竭或迁移,澎湖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曾任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的朱敬一认为,在盖与不盖之外,将澎湖改造成“太阳能系统岛”或许是另一个选择。考量该地的地理和自然情况,开发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反而能解决当地电力不足的问题,还能将多余电力售出再以收入回馈地方,更无不利地方文化发展的顾虑。

靠着观光产业撑起一地经济的例子不在少数,为了“让菊岛永远是菊岛”,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应考虑将资金用在澎湖本身优势上。举例来说,从海洋环境保育着手,配合当地文化产业,能吸引更多背包客到当地做深度旅游。同时,政府应积极辅导当地居民,并作有计划性的观光产业开发才能吸引更多离乡人洄游。